敬業的精神
車間管理人員經常報怨,對我說現在有些員工對待工作很隨便,對工作根本不感興趣,布置的工作總是被應付。
其中一個管理人員更是列舉了一個事例,他說:“有一次下屬員工在調機過程中遇到了困難,向我請求幫助,我到現場處理問題時,尋求幫助的員工卻不知不覺地躲開了。我想,他根本就不關心問題是如何解決的,更不會主動的向我請教經驗了。對他來說,有人幫他解決了問題,他就不用管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反正沒事就好。以后再遇到問題,哪怕是同樣的問題,還可以繼續找同事幫忙。為了糾正他這種不良習慣,我和他談過好幾次了,可是效果并不明顯,不知道該如何提高他的積極性?”該主管話語間有了不少無奈。
先不說該主管本身在管理上有無不當之處,我只談談該員工的行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。該員工******的問題,就是對自己的工作缺乏興趣和熱情,沒有敬業的精神,不清楚對待工作是積極一點好,還是隨便些更省事。
現在大家的共識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才,但是光有很多高技能的人才,卻都缺乏敬業的精神,我想那只是中看不中用了。想想,如果大家上班的時候,有80%的時間想自己的事情,只留20%的時間考慮工作上的問題,還會有多少事情能夠得到解決?
當不敬業成為一種企業氛圍時,各種投機取巧、事不關已、推諉、便懶等等不良行為就會逐漸蔓延。平時工作不敬業的人,看似在工作當中可以省心省力,不用承擔責任,但最終卻是為自己以后的進步和升職設置了障礙。當你把多干活、干好活的機會推給別人時,實際上就是將自己的學習機會、將自己從工作中不斷收獲的快樂、信心和成就感都拱手讓給了別人。長此以往,就會被淘汰出局。
在車間的培訓課上,我經常提醒大家,應該將愛崗、敬業、承擔責任變成一種工作習慣,把工作機會當成學習機會,在多干活、干好活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、技術,積累更多的經驗,體驗到完成工作的樂趣,通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方式,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。
一個敬業的人,也許你的工資與職位很低,也許你努力了仍未博得上司的賞識,但只要是勤奮工作,只要是毫不吝嗇的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熱情,不為自己找失誤或未做好的借口,不要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辦法推諉或者找別人幫忙,最終你必然會為自己的工作感到滿足和自豪,成為一個受大家尊重和喜愛的人。
如果一個人以一種尊敬、虔誠的心態對待職業,甚至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,他就已經具有了敬業的精神,只有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信仰,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,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。